我们是无畏的勇士,倚天抽剑,仰天长啸,逐鹿中原;

我们是真正的水手,扯足风帆,劈波斩浪,勇往直前。

脚踏实地,怀抱理想,埋首耕耘,举目仰望!

是剑,就扬眉出鞘,绝不迟疑;

是盾,就直视困难,寸步不退。

我们要竭尽全力,为梦想拼搏!

首页>高考资讯>正文

@所有高中生,新高考方案实施后 省教育厅对高中教学有调整

高考政策 2019-12-06 13:58 1962

新高考方案后,高中老师上课的时候,肯定会围绕新高考改革进行相应调整,以适应高考招生改革的需求。

日前,浙江省教育厅出台了《关于适应高考招生改革进一步做好普通高中学校教学工作的意见》。

这个《意见》细到什么程度呢?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,不管是45分钟一堂课或是40分钟一堂课,《意见》都规定了每周的课堂教学课时,也就是不得超过26个小时。


每周课堂教学不超过26个小时

每周选修课比例不少于20%


学校要切实按照深化改革的要求,在每周课堂教学时间不超过26小时,即每周35课时(按每课时45分钟计)或每周39课时(按每课时40分钟计),其中列入课表的固定自修课、活动课也属课堂教学时间。

每学期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10门科目中,并开科目不超过8门。

每周选修课时比例不少于20%等基础上,从教育教学规律和办学条件出发,统筹安排三年课程教学和考试,开足开齐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,均衡安排课程,确保课程学习的选择性、系统性与持续性。

根据2017级学生学考和选考分离、高三上学期完成所有科目学考和高三参加选考等要求,高一年级下学期至高三年级上学期的学业水平考试节点要分散,减轻学生的考试压力,形成符合学校实际选择性教育的教学计划。

除高三年级可以在周末补课半天和暑假补课不超过2周外,学校不得组织其它周末和节假日补课。



把课程选择权还给学生

禁止集中时间赶进度


在新高考方案实施后,学校应该把课程选择权还给学生,让学生完成必修课程后再确定选考科目原则,并完善学校选课制度。

学校要根据师资、教室等实际情况,统筹合理安排必修课程分层教学;列出所有选考科目供学生选择,淡化选考组合;可根据学校师资、教室等教学资源实际情况,提前告知选考科目教学班的最大容纳量,引导学生有序选择。

要充分挖掘校内外资源,利用实验室、功能教室、图书馆和学校周边社会公共资源开展走班教学,尽可能满足学生选课需求。要做好符合有关规定的学生重新选课选考的教学工作。禁止集中时间赶进度搞“学考会战”。


足量开设校本选修课

防止学考或选考挤压选修课课时


普通高中应多样化、特色化发展,学校要全面梳理和完善学校课程体系,培养学生发展素养为核心,探索以学科为中心、贯通必修和选修的特色课程,形成办学优势和特色,逐步由分层办学转向分类办学。

要坚持深化课改不动摇,足量开设校本选修课程,防止为了应对学考或选考挤压选修课程课时。




创造条件实施选课走班教学

不能限制学生选择范围


学校要结合本校实际,积极探索不同形式的走班教学。逐步建立和完善行政班和教学班并存的管理制度,保持行政班的稳定,完善教学班管理制度,使班集体建设和学生个性发展相互促进。

严禁用“选考套餐”限制学生选择范围,固化班级,不实施走班教学。


生涯规划教育贯穿高中学习

引导学生自主理性选择


学校要全面实施学生生涯规划教育,并贯穿学生整个高中学习全过程,通过“全员导师制”“一班三师制”等方式,做到每一名学生均有导师负责指导学业规划和生涯规划,帮助学生在选考科目和志愿填报时做出符合自身需要的选择。

要加强选考的指导与引导,给学生充分的自主的选择时间,不得规定时间强制要求学生确定所有选考科目,不得强制为学生确定选考科目。